政策法規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未保法之家庭篇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嗎?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家庭保護呦!要取得孩子養育的成功,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爸爸媽媽們就要熟知這些法律規定,充分認識家庭保護的責任,在撫養教育孩子的實踐中依法行事呢。
1. 爸爸媽媽們,你們了解我們都有哪些權利嗎?
你們不清楚的話,就讓我們來告訴你們吧!我們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喲!比如禁止家庭暴力,是對我們人身權和人格尊嚴的保護;爸爸媽媽們在作出與我們有關的決定時要聽取我們的意見,是對我們參與權的保護;爸爸媽媽們還要關注我們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保證我們的睡眠、娛樂和體育鍛煉時間,是對我們發展權的保護呢。
尊重和保護我們的權利是家庭保護的根本。可是談到我們的權利,有的爸爸媽媽卻說:“小孩子有什么權利呀?還不是得聽大人的!”也有的說:“現在的孩子夠難管的了,再讓他們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權利,我們當父母的怎么‘玩得轉’呀!”事實上,爸爸媽媽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無論是否自覺、是否自愿,無論能否達到保護我們的目的,在客觀上都對我們的生存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關系到我們的權利能否得到充分地行使與維護。
2.爸爸媽媽們知道要對我們履行哪些監護職責嗎?
許多爸爸媽媽或許對“監護人”的稱謂感到陌生,其實您就是我們的監護人。作為監護人的爸爸媽媽要對我們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如果爸爸媽媽都不在了或者沒有監護能力,可以由其他人擔任我們的監護人;如果爸爸媽媽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我們的監護職責,可以委托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但是并不意味著可以對我們撒手不管,依然要承擔撫養我們的費用,關心我們的成長;孩子是爸爸媽媽兩個人的,無論你們是否分開了或者工作多忙,我們的撫養教育都是雙方的事,是爸爸媽媽不可推脫的法定責任呦。
3.爸爸媽媽們知道要給我們創造哪些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嗎?
良好的物質生活環境、學習探索環境、休閑娛樂環境和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的人際環境等等,都是我們健康成長所必需的家庭條件。家庭環境寬松,家庭成員之間充滿人情味,可以使我們從小就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懂得愛護別人、關心別人、尊重別人;家庭氣氛和諧愉快,是我們各種能力得以充分發展的最佳環境;爸爸媽媽之間相互愛護、相互幫助,感情融洽,就能夠在多方面進行交流,在我們的教育上,也容易充分協商,統一要求,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措施。如果爸爸媽媽之間經常發生沖突,那么受傷害最大的就是我們了。為我們創造良好、和睦的環境需要爸爸媽媽們從點滴小事做起。
4.爸爸媽媽們知道要保障我們哪些人身權利不受侵害嗎?
在家庭中侵害到我們人身權利的主要有家庭暴力、虐待、遺棄、歧視、溺嬰和其他殘害我們的行為,家庭暴力最為普遍。一些爸爸媽媽認為 “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打孩子是家庭內部的事,‘外人’沒有權利干涉”;“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爸爸媽媽沒有過錯”;很多人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兩回事……許多爸爸媽媽面對我們不盡如人意的言行,情急之下打罵我們,或許主觀上是為了我們好,但在客觀上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靈的創傷。爸爸媽媽的打罵加劇了我們不良行為的產生發展、加劇了親子沖突,經常在爸爸媽媽的打罵中生活的我們極易產生不良的性格特征。其中冷酷、暴躁、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最為明顯。爸爸媽媽打罵我們的直接后果是,我們對爸爸媽媽產生排斥心理,體會不到家庭的溫馨,容易結交不良伙伴,這也是一半以上的孩子“離家出走”的直接原因。爸爸媽媽從保護我們的權益以及我們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多學一些管教我們的藝術,改變自身的教育行為,會收到比打孩子好得多的效果哦。
5.爸爸媽媽們知道如何培養我們的身心健康嗎?
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你們是我們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引領者,所以不僅僅要在生活上照料我們,在日常的思想行為中也要教導影響我們,培養我們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這是家庭保護的基本任務哦。
爸爸媽媽或者其他監護人要時常關注我們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并用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我們,引導我們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我們吸煙、酗酒、流浪、沉迷網絡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與學校配合“保證我們的睡眠、娛樂和體育鍛煉時間”是對我們發展權的保護,不要只盯著我們的學習忽視全面發展,不能只顧眼前不顧長遠。
社工科 劉潔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