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動態】“理論+實操”,讓社工們獲益、受教
連日來,按照跟崗實訓安排,通過“理論學習+實操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加強社會工作交流,促進各項業務水平提升。
理論探討
6月6日:上午開展“實訓啟動“儀式見面會”,讓跟崗實訓社工熟悉環境,建立關系。下午高級社工師趙靜校長以“共學共悟”形式帶領大家學習《規范》。
6月7日侯曉學副院長聚焦“按照開展的安置服務模式是什么和為什么”問題,進一步探討和回應了為何要在兒童福利機構里開展以社會工作為主導的安置服務模式,圍繞堅持兒童權利理念,遵循最有利于兒童原則,運用個案管理的方法,統籌整合養治教康等資源,滿足兒童成長發展過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交,情感等需求,讓每一個兒童都能夠獲得體面、尊嚴的成長,讓更多的兒童能夠發揮出其最大潛能,幸福成長。又以鄭州院為例為大家分享在模式落地過程中如何進行進行崗位設置,部門調整和人員匹配等內容。
張寶英科長就《兒童福利機構社會工作服務規范》的定義,分別介紹《兒童福利機構社會工作服務規范》中服務的對象、目標、主導者、參與者、安置方式、目的等,以及兒童福利機構主要圍繞兒童開展哪些服務進行深入探討。
6月8日,社工朱文娜就安置服務模式中的“入院、接收、評估、安置“等環節所需要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方法進行了系統的理論學習及模擬評估。
6月9日社工朱文娜帶領跟崗實訓社工進行了前期內容回顧和總結,同時鏈接案例講解及實操演練對安置需求評估進行了總結,使跟崗實訓目標更明確,認識更深入。
(劉潔 孟社利 張建玲提供)
實操實訓
6月9日,5名跟崗實訓社工和同伴們一起來到百合花項目,對兒童進行評估訓練。在評估的過程中,他們運用詢問、游戲等專業方法和孩子們、保育員、康復師等建立關系了解孩子的衣食住行等基本信息外還發掘孩子的自身能力,人際關系以及情感發展的需求。
實地實踐后,5名社工在院督導朱文娜的引導下歸納分析了觀察記錄并,歸納分析做出初步的評估。評估不是目的,我們要經過評估的手段達到為每一名孩子最優安置,初步評估完成后,在社工科的召集下聯合醫療康復、特教、養護陪同5名社工參加模擬聯席會議,聯席會上經過討論答疑,各個科室部門的同工展示工作工具及技巧。
(毛一凡 王梁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