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孩子發燒,記得關注四個細節
孩子突然發燒,我們的心很容易被打亂,在慌亂之中,我們要鎮定下來,觀察孩子的細節,這樣心理有底,不至于太緊張,孩子病情也不容易被耽誤。
一、精神狀況如何?
這個放在第一個,是非常重要,即便孩子只是低燒,但是精神狀況很差、沒有胃口、睡不安寧、一直哭鬧不安,我們也要高度重視,如果孩子狀態沒有好轉,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孩子的精神狀態,是孩子身體內部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狀態的整體呈現,所以即便只是低燒,整體狀態不好,說明身體處于不良狀態,需要醫生介入,避免耽誤病情。
二、口渴情況如何?
孩子如果一直不斷要喝水,可能身體內熱比較重,容易導致津液虧損,簡單來說身體的火熱容易大量耗損津液,此時我們要熬點米湯給孩子補充津液,護胃氣,也要記得及時就醫。
三、手腳溫度如何?
孩子全身發熱,但手腳冰涼,這是因為氣血到達不了四肢,一般情況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身體氣血集中力量攻擊病邪,導致氣血不足供應四肢。
另一種是身體中焦有淤堵,氣血輸送不過去,這種情況,你觀察孩子的舌苔,舌苔會比較厚,可能前幾天就已經伴隨著其它積食的癥狀。
遇到手腳冰涼的情況,要用我們的雙手或熱毛巾捂熱孩子的手腳。
如果孩子舌苔厚,記得給孩子順時針揉腹10~20分鐘,幫助中焦脾胃運化,拿捏肩井穴3~5遍,讓孩子全身氣血流通起來,手腳溫暖了,溫度就不易升高,也不容易病情加重。
四、大便通了嗎?
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通暢不積熱,肺就不容易積熱,可以避免發燒變嚴重,所以在發燒的當天,最好讓孩子排大便,特別是前兩天沒有拉大便的孩子。
孩子發燒時,很多人按照經驗是要給孩子發汗,這個有點盲目,孩子如果已經出汗了,不要再發汗;孩子無汗,也不能過度發汗,因為發汗過度會耗氣,損傷津液,中醫有一句話講:“大汗出,津液虛,病必不解!”,特別是越小的寶寶,越要避免大汗,微汗即可,保護津液。
醫療 鄭保霞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