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多家新聞媒體集中采訪“孺子牛”獎獲得者——李燕同志
連日來,民政部最高榮譽獎——“孺子牛獎”獲得者、鄭州市兒童福利院院長李燕同志的先進事跡,不斷在中原大地上升溫、發酵。
“孺子牛獎”獲得者李燕同志先進事跡新聞通氣會于11日上午舉行,省民政政廳辦公室副主任黃培靈、市民政局副局長張國強等領導與十多家省市媒體齊聚一堂,暢談李燕同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對她的事跡進行全景式掃描、立體式報道。

采訪前,黃培靈副主任主持新聞通氣會并熱情歡迎各位媒體記者。他希望各位媒體朋友要多關注民政事業,多宣傳民政熱點亮點和先進典型,傳播社會正能量!

張國強副局長用“四個字”生動概括了李燕同志平凡、樸家而又非凡的“民政人生”。
“實”——作風扎實、工作踏實、勤奮嚴實、求真務實
“韌”——堅韌,自己認定的事情,就會鍥而不舍、堅持到底,福利院發展中這么多大事難事,她一件件干成啦
“新”——善于創新,勇于擔當,十年“院長生涯”就是改革創新的十年
“真”——對工作付出真心,對同事付出真情,對孩子付出真愛。

當記者問起李燕同志,獲得這么高的榮譽,能談談獲獎后的感受么!
她有些不好意思,笑著說,能得到這個獎,受邀參加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并受到李克強總理的親切接見,感到無比光榮和莫大鼓勵。這個榮譽不僅屬于我,還屬于和我一起打拼的好同事、好團隊,我們更加慶幸生活在這個干事創業的好時代。

對于在以后工作中如何傳承好“孺子牛”精神,她說:
1.把握發展方向。目前,我們要努力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并融入到兒童福利事業的具體工作中,認真領會、踐行。
2.發揚團隊力量。要時刻銘記“孺子牛”一往無前、踏實苦干、不圖名利、勇于獻身的精神,高標準、嚴要求,影響和帶動身邊更多的人,主動作為、爭當模范。
3.牢記責任擔當。“為了孩子”是我們的責任,立足工作本身,始終堅守“讓全院孩子都得到呵護、擁有幸福;讓更多孩子回歸家庭、走向社會”的初心,積極踐行“大愛、奉獻、實干、開放”的兒童福利院精神,努力實現孤殘兒童的“健康夢、成才夢、回家夢”。
隨后,媒體、記者跟隨李燕同志的腳步, 探秘這位800多名孤殘兒童的“好媽媽”10年如一日、傾情奉獻的“壯麗畫卷”。

當她走進手工坊、教室及功能室……孩子們熱情地和院長媽媽打招呼、問好、招手,有的還拉著她一起做手工、畫畫,向她介紹著自己的“得意”作品,她抱起孩子,與醫生、保育員、老師聊著孩子的情況……這些暖人的場景、這些感人的畫面幾乎每天都會發生著。記者們紛紛拿起相機、手機拍下這些鏡頭。
記者又把相機、鏡頭對準了她的領導、同事,讓他們說說自己眼中的“李院長”:
護士王琳琳
在我心目中,李院長是個有遠見、有魄力、有親和力的好領導。她率先在醫院建立了孤殘兒童專屬病區——“天使驛家”,實現了兒童福利機構與醫療機構的無縫對接,開通多條兒童救助就醫綠色通道;對每個孩子真心付出,不放棄、不拋棄,不管多難、花錢再多,總是把孩子生命放在第一位;她也是孩子們的好媽媽,孩子一看見她,就去抱著她,向她撒嬌……她得到“孺子牛”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社工王美美
她美麗、優雅、務實、有遠見,執著、有格局、有魄力、重視人才,熱愛福利事業,她時刻把每一名孩子和職工記掛在心田,她是一個有情懷,有人格魅力,有大愛的好院長。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在一次婦女節座談會上,院長說,我們一生中扮演著多種角色,在單位是守護者,要守護好這些可愛的孩子;在家庭是女兒,是妻子,是媽媽,是媳婦,每個角色的背后都是一份責任,我們應協調好處理好,把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小家照顧好。
我很慶幸有這么一位好領導、好院長,生活在這里的兒童很幸福,工作在這里的我們有歸屬感、價值感!今后,我們在李燕院長的帶領下,繼續守護這群可愛的天使!
保育員王瑞華
我與兒童福利結緣,完全是受李院長的影響!她同我們一樣,有一件事我記得特別清楚,有天晚上值班,外面下起了大雨,院長像往常一樣,來到我們中間,看到我們正給孩子換尿布,她向大家說了一句“辛苦了”,就挽起袖子,準備和我們一起干活,我們一再推讓,但她依然堅持,在換尿布過程中,她再三囑咐我們要細心觀察,注意工作細節,并叮囑我們上下班路上注意安全。望著她離開的背影,我們才發現,院長的半截褲腿都是濕的。有時,半夜起來,總會看到院長辦公室的燈還亮著。
從她身上不難看出,對員工和藹可親,視孩子如己出,讓我們懂得“大愛”的含義,從那一刻,我就下定決心,留下來,這一堅持就是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