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抗“疫”前行 “硬核”擔當
轉眼之間,封閉防疫工作已近一月。在這期間,我們可敬又可愛的女童部護理員是怎么在人員緊缺、任務繁重的情況下發揮潛能、創新技能,愉快又認真地完成工作呢?
來看看她們面對疫情的那些“硬核”操作吧!
疫情時期,衛生消毒工作絕不能松懈,大家沒有因為人手緊缺而降低標準,反而比以往做得更加認真、細致,刷洗、消毒、晾曬……一道工序都不能少!女童部這位連續兩批封閉在院的老大姐李枝霞更是把衛生消毒工作做的一絲不茍。班組人手調配不開,一個人無法完成工作量巨大的床鋪消毒工作,她就發掘潛在資源,熱絡地叫來物業大姐幫忙,物業大姐也是熱心腸,兩人說說笑笑,儼然一對好搭檔。
可在這說笑的背后,我們部門同事都知道她內心的艱難……李枝霞家里還有位九十多歲的老父親和兩個十來歲的孩子,心中的牽掛可想而知,疫情期間她是多么希望能夠陪伴在家人身邊,一同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刻。可是面對人手緊缺的情況,李枝霞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堅守留崗。這份責任與擔當讓所有人敬佩不已,她這位愛崗敬業的老員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了好榜樣!
除了吃苦耐勞、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接送康教的孩子們更是我們的“炫技時刻”。女童部目前坐輪椅的兒童有5名,需要單獨攙扶走路的有3名,接送康教兒童成了最大的難題。大家為了準點把孩子們送到康復地點,一天天地逐漸練就了單手推輪椅的技能。我們部門的校志新更是樂在其中,每次都主動承擔起接送康教兒童的任務,用她自己的話說:“單手推輪椅的技能已經駕輕就熟”。一手一個輪椅,上面還坐著孩子,要掌握好方向穩步前行,確實需要技巧。我們相互玩笑著炫技,在玩笑中完成好每一項細小的工作。單手推輪椅不是特例,還有自制口水巾,量身自縫約束帶等等,大家為了把孩子們照顧的更好,讓孩子們生活的更舒適,奇思妙想、層出不窮,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把工作當做樂趣,把技巧當做經驗,樂此不疲的把這些想法付諸于行動,讓孩子們受益其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女童部張英霞主任對我們老生常談的話題,她告訴我們生活中再無微不至的照顧,都不如孩子們自己親自上手。一個人的尊嚴來自于自己的能力,生活都不能自理,孩子們何來的尊嚴?她要求我們在日常護理時要想盡辦法,千方百計的培養部門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剛開始我們都覺得很難,因為教孩子們做比自己動手做還要費時費力,但主任依然耐心的勸導我們,和我們一起在實踐中找方法,為兒童做評估,為職工做指導。經過長年累月的堅持,孩子們慢慢的有了變化,從不拿勺、不扶碗,到吃半碗灑半碗,再到后來能自己慢慢吃飯,我們內心充滿了喜悅和滿滿的幸福感,也體會到了增強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雖然疫情期間人手緊缺,但主任依舊沒有放松對兒童生活能力的培養,和我們一起照料兒童進餐時也會用心留意兒童,給她們做簡單的評估,或是直接上手訓練兒童自主進餐。主任執著的模樣始終影響著我們,現在大家對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已經能欣然接受,遇到兒童進步的瓶頸期時也不再沮喪無措,因為我們相信孩子的進步只是個時間問題,總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再大的災難,再多的困難,都擋不住大家攜手并肩、戰勝一切的決心!經歷了,堅持了,我們兒福人定會更好地凝聚力量、團結成長!(女童部:白慧霞)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