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PARTY BUILDING WORK

【黨史教育】把黨史、傳統元素融進特殊教育中
黨的百年華誕在際,我院黨史學習教育正在走深走實。按照“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特教學校把學習黨史融入教育教學課堂上,形成了黨史學習教育與具體工作實踐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特教老師堅持立德樹立正確導向,立足本職崗位,牢記教育初心,在教育教學中開展多元目標教學活動,鍛煉身體、陶冶情操、錘煉品質。
體育運動:不僅開設集體課,還依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開展個訓課。集體課4至5人一組,有籃球傳球、集體跨欄、推輪胎等。個訓課更為豐富,有扔小球、扔沙包、騎滑板車、扔飛盤、跨欄等。個訓老師與孩子互動、溝通,讓學生更有安全感。靈活多樣的個訓課程讓孩子們接觸更多的體育項目,課程更生動有趣,參與度更高。
生活技能:培養學生生活能力,疊衣服、搬凳子、收餐盤、大掃除、擦桌子、拖地等力所能及之事。由于學生身體的特殊性,安排的技能課不盡相同。有些技能需要孩子長期不斷重復學習,有的需要老師悉心指導和自身不懈努力才能讓孩子勉強掌握。當老師們看到孩子們能聽指令自己搬凳子到指定位置,吃完加餐主動收加班盤,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拖地的時候,嘴里比吃了蜜還高興,這些都是老師個孩子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傳統教育:清明、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開展主題教學讓孩子們融入到傳統節日氛圍中,增強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感、自豪感。清明節的青團、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春節的餃子、元宵節的湯圓,老師會結合實物給孩子耐心講解。 六一、七一、八一等紀念日也是通過主題教學來實現的,講兒童節由來,手工制作黨旗,講述黨史故事……
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創新課讓生活更貼近。老師利用蔬菜的根、莖、葉作畫,讓學生體驗藝術,感受藝術。孩子們用小小的藕頭印在紙上,瞬間可愛的小瓢蟲的造型躍然紙上,不起眼的青菜根在紙上留下的痕跡竟變成了鮮艷的玫瑰花。孩子們在課上不僅體驗到藝術帶來的快樂,還融入到創造的藝術中。
多元化教學在特殊教育中開展的有聲有色,讓教育更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讓孩子們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也是黨史學習教育“學史力行”的重要體現。
特教科 秦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