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社工說】什么是社工
什么是社工?這個問題一拋出,作為社工人的我們一定會聯想到一串詞匯:職業認同、行業認同,社工概念......你想聽聽孩子們怎么說么?
這天和美美社工一起做黨史學習教育小組的開始準備,邀請幾位小組成員一起參加,準備工作完成后,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在小組開展過程中,孩子們應該怎么稱呼社工,在我和美美的討論中希望孩子們給些建議。有的孩子說叫老師,有的孩子說叫姐姐或阿姨,居然沒有一個叫社工的,而且我們自己居然也認為叫某某社工很拗口。做了社工這么久,接觸了很多孩子,思緒至此,便自然想要知道孩子們眼中的社工是什么樣的,于是就這個話題開聊。
吳大寶說社工就是像老師一樣教我們知識,搞些活動,但是也有不一樣,會關心我們的心理;希望說社工會開導我們;文艷說社工很親切......嗯,說了半天大多還是把社工看做老師,此時我的心情是有些許苦悶的,社工是兒福的名片啊,但在孩子們眼中和其他專業還是沒有區別,我是想要他們認為有區別也就是得到認同的。
這也讓我和美美開始反思,怎樣能用簡單的語言讓孩子們理解什么是社工,那就先從工作內容上的區別開始。我問孩子們老師主要是做什么工作,孩子們說教知識;問康復師做什么,答身體康復;問醫生和護士做什么,答治病打針開藥,這些倒還是蠻清楚。接著我問社工都做什么,做小組(因為我們做小組準備是剛說過小組的內容),還有呢?搞活動,此時我已經汗顏,還有呢?嗯.....無語中。還是要給些提示的,我說社工有沒有家庭探訪,孩子們說老師和康復師也有,接著問那他們多長時間一次,社工多長時間一次,答社工大概一個月一次,他們很長時間吧!都做探訪的話那就更具體些,問老師和康復師探訪都做什么?答,問問在家的學習情況,教教家長在家怎么康復;那社工探訪做什么?答好像什么都問,學習、康復、生活、有什么需要幫助的,會拿個本子記錄。
問到這里好像有些頭緒了,美美繼續提示,你們可以從社工的語言、神態、表情,還有你們見到社工的心理感覺上再想一想,大寶說我叫社工姐姐,給人感覺很愛笑;希望說很親切;文燕說我喜歡社工;文杰一直看著我們呵呵笑......我最后總結說社工就是給你們解決任何困難的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哈哈哈......開玩笑開玩笑。我認真列舉了一些例子給孩子們:社工探訪要全面了解孩子們在各種環境內的生活、教育、康復、成長、發展的任何情況,特別是問題和困難;社工可以幫助需要康復的孩子申請康復;社工可以幫助心情不好、情緒低落的孩子疏導心理;社工可以帶孩子們做各種幫助孩子融合、適應、社交、提升各項能力的培訓和活動,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安全衛生習慣養成,怎么認識自己,怎么交朋友and so on;社工可以幫孩子們滿足心愿和征集小禮物,社工可以幫助孩子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當然這些都是有專門的工作方法的,而且這些孩子們不需要知道,只需要知道有困難找社工就OK。我巴拉巴拉說了一堆,孩子們也似有所悟:老師,我感覺社工很厲害(此時心里喜哀摻半,居然還在叫我老師,不過也認為我們很厲害),有困難找社工。
上面一段文字很長,我一直想引導孩子們對院內的社工有身份認同,同時我也在想,這個認同對我們是否真的很重要,和美美討論片刻,我們都認為:很...重...要。包括其他職工對社工的看法和認同程度。認同是關系建立的基石,是職業發展的信心和行業發展的動力,聽起來大而模糊,大家可以再結合工作想一想,沒有認同我們怎么進得了服務對象的家門,怎么獲得服務對象的信任,怎么和院內各業務科室展開聯系和協同,怎么告訴別人我們是一名社工。所以啊!這個真的很重要。
那我們現在算不算被認同,社工安置模式在我院探索和落地了許久,社工從業資格考試也一再被鼓勵并且和薪資直接掛鉤,社工培訓搞了一場接一場,社工周宣傳年年多樣而熱鬧......這些我們都能看到,但我們也要關注到那些沒看到的,一些聲音:社工就是搞活動的,搞個活動還挺開心;社工就是開小組的,教孩子們知識的;社工就是天天學習培訓的......一些看法:社工天天需要寫各種檔案,社工需要會拍照片,會寫文稿,會做宣傳,會搞協調......所以你認為社工被認同了么?在院內?在科室內?這個認同是否來自服務對象,各相關方和自己?
有人說給人介紹社工沒法太專業,這個我認同,那不專業的說法呢,有沒有每次服務時表明身份?有沒有嘗試將那些讓別人理解起來艱澀的價值理念簡單表達?有沒有和服務對象在一起是用能聽懂的語言介紹自己?有沒有始終對自己有清晰職業和角色定位?有沒有吃透社工知識把社工特色而標志性的東西淺顯易懂的展示出來?有沒有有意識的在服務環境中去反思什么是社工這個問題?
這些問題都留給做社工的你們,也留給我自己,留給更重要的我們院內的職工和孩子們。社工需要認同,來自自己和任何人。
宣教科 秦瑞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