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PARTY BUILDING WORK

三個“常態化” 守好兒童意識形態安全底線
近日,按照鄭州市民政局要求,鄭州市兒童福利院黨支部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強黨對未成年人意識形態領域全面教育的整改方案》,聚焦“三個常態化”,織密扎牢孤殘兒童意識形態安全底線。
加強師生及課程意識形態教育常態化。從優化課程體系、提升教育能力、完善管理制度、注重政治引導等方面加以落實,在特教學校設立政教部和校團支部,主抓兒童思政、培智教育,各學段、各年級均開設思政教育課,每月開展一次集中教育。利用春節、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利用各類教育平臺,收集整理完善既符合國家思政課標又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材料,開展傳統教育、愛國教育和紅色教育。完善學生管理制度,積極做好適齡兒童入團、入隊選拔工作,完善學生行為準則,建立獎懲制度,開辦一些有引力、有魅力的教化活動。尤其是在每年“六一”兒童節,舉辦適齡兒童入團、入隊儀式,使孩子們增強存在感、獲得感、幸福感。
強化保育員、類家長、寄養家長等兒童照料者意識形態教育常態化。對兒童照料者加強愛國主義、職業道德教育,并把思政、思品教育延伸到兒童養治康教等專業服務中,以良好心態、專業素養引導教育未成年人,樹立感恩意識。堅持管養育與管思想并重,堅持把意識形態作為兒童照料者日常考核重要內容,把兒童思品教育寫入寄養協議中去,增強家長責任感、使命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社工及兒童照料者,時時關注兒童價值取向。經常開展親子教育、親子活動,組建互助支持小組,舉辦社區融合活動,定期開展談心談話,及時掌握兒童照料者和兒童思想動態。
推行全覆蓋式意識形態教育和對兒童管思想與管養育并重的管理模式常態化。堅持管思想與管養育并重,對未成年人實施全覆蓋式意識形態教育。認真落實《宗教事務條例》,不得在院內觀看宗教節目、舉行宗教儀式和傳播宗教教義、宗教思想及精神生活方式,正確引導未成年人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堅持教育引導和做好服務相結合,堅持滿足需求與提高素養相結合。此外,針對逾期未歸及16周歲至18周歲外出工作或就學的大齡孩子,安排專職社工、照料者全程跟蹤、一對一服務,及時掌握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及思想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