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鄭周大院"的味道!
每個季節都有它的味道,
我說春天是香的,
因為百花芳香四溢,
浸潤了整個春天。
我說鄭周大院也有它的味道,
每天早晨, 中午,晚上,
撲鼻而來有梨花香,桃花香,梅花香,
還有食堂的飯香......
百變食堂,百變味道,不變的愛與守護。
一個職工用自己的飯盒記錄著抗疫期間鄭周大院一日三餐的味道。一道道美食背后,飽含著鄭周大院廚師們的款款深情和對這份工作的熱愛。抗疫封閉期間,廚師們是怎么做到,熱情不減,做出餐餐不同樣,不同味道的美食呢?

正如劉艷艷經理說的那樣:“社會只有分工不同,勞動沒有貴賤之分,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做好它,時時刻刻牢記我們的初心,肩上的責任和使命,尋求價值感。”

劉艷艷每天都會要求每一個廚師思考,怎么把有限的食材做出不同的花樣,根據季節和天氣的變化怎樣合理搭配孩子們的飯菜品種。
每一份差異和美味都是劉經理和她的廚師團隊用心琢磨出來的,不僅讓人感嘆,玉不琢不成器,食不琢不出味呀!
劉經理和大廚每周都會提前規劃食譜,挖空心思做菜品豐富,科學營養的一日三餐。職工和孩子們的滿意和夸贊是她們用心換來的!

怎樣讓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吃得更營養、更健康,讓這些孩子每天在生活上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是她們不斷思考的問題。
疫情封閉期間,大孩子長時間沒有辦法出去,很想念外面飯菜的味道,劉經理了解到孩子們的需求后,立即安排大廚專門給他們做喜歡吃的飯菜,點滴之處皆彰顯愛心、細心和用心。
大廚們知道本輪封閉的工作人員中有兩個回民,特別照顧她們,尊重她們的風俗習慣,單獨為她們制作美食。簡單的關照,是尊重是專業的體現,更彰顯人文關懷!

25號院里調班時,院領導考慮到餐廳人員沒法輪休,工作任務重,就把司機班的兩名同志派到餐廳,每天給孩子們送餐緩解餐廳員工勞動強度。兩位臨時調撥的司機很快轉換角色,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宋師傅和陳師傅車開的好,推車送餐服務也是杠杠滴!每天兩個人推著車把食物送到孩子們需要的每一個地方,并做好登記工作,兢兢業業。我想,這就是兒福人的責任和擔當,具備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一專多能,哪里需要哪里去,到哪里都能閃閃發光!
鄭周大院食堂的百變味道,離不開365天如一日,披星戴月的廚師們,她們起得比雞早,沒有娛樂時間,他們默默的犧牲換來的是職工和孩子們的健康,雖然苦和累,但一切都值得!因為她們內心收獲的價值感是甜的。
人是鐵,飯是鋼,職工和孩子們不能沒飯吃,這是樸素的語言,卻是廚師們踐行初心和使命的真實體現。抗擊疫情是一場持久戰,各位廚師用自己的堅守和不后退,默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一份力量我們每一個都需要!他們堅守的意義和價值在職工和孩子們能量滿滿的體魄里,在滿足感爆棚的胃里,更在暖洋洋的心里!您們辛苦啦!鄭周大院的廚師們,向您們致敬!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