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PARTY BUILDING WORK

【抗疫】“最美逆行 堅守信仰”
我們的黨員先鋒!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崗位就是一座堡壘。在疫情肆虐時,我們的黨員個個主動請“戰”,放棄假期、離開家人,第一時間回到崗位。
“哪里最需要,黨徽就閃耀在哪里。”

張躍龍,鄭州市兒童福利院司機,青年黨員。

他們,是共產黨員 。一封封請戰書, 是責任與使命,是勇氣與力量。

“院內一線的防控工作面臨危難時刻,我是黨員,就要先行。”張躍龍說。

越是艱險越向前!
疫情爆發后,張躍龍離開家中妻子女兒,始終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沒有假期,堅守崗位。他主動承擔了所有司機同事的值班安排,每天按時接送上下班職工,并完成多次出車任務,為孩子就醫、后勤保障保駕護航。

隨黨支部書記夏子倫、副院長侯曉學、醫療負責人共赴河南版“小湯山醫院”一線、鄭州市中原區衛健委送去酒精、生活物資。
作為黨員志愿者,和黨員梁昆前往我院結對幫扶社區鄭州市中原區三官廟,慰問戰斗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執勤工作人員,送去防疫和生活物資。

王振超,鄭州市兒童福利院中醫師,青年黨員。
1月25日,正值大年初一,全國疫情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心系院內兒童防疫工作的王振超大夫聞訊而至。
“我是黨員,我必須在這里!”他和醫療科的同事們一起,到每個部門、每個房間和家庭,宣傳新冠肺炎預防知識,對孩子臥室、活動室進行熏艾滅毒和84殺菌。
同時鑒于中草藥對非典型冠狀病毒SARS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他辨證施藥,為院內孩子熬制預防新冠肺炎中藥,每天兩批熬制、發放。
醫療科白衣戰士們并肩戰斗,高度關注疫情進展,每天查房,查看孩子情況,對疑難病聯系專家網絡遠程會診。同時為對疫情緊張焦慮的職工給予心理疏導,正確引導,疫情可防可控,樹立戰勝疫情信心。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

陳凱麗,鄭州市兒童福利院社會工作師、青年黨員。
大年初二,陳凱麗從濟源老家火速趕回鄭州, 及時發揮社工在全院的鏈接樞紐作用,和特殊教育老師們一起,組織討論活動方案,制定服務計劃。
她們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集結專門力量、運用專業方法,為家長、職工和兒童開展各種支持活動,對寄養家庭物資支援和心理疏導。圖為組織護理員觀影減壓。
在各部門的活動室,和孩子職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
組織室外陽光健身活動,為身邊人種植“信心”這劑‘疫苗’,有效緩解大家的睡眠不好、易發火、疑慮焦慮、心理壓力過大等緊張和恐慌情緒。
為院外寄養家庭“逆行”支援,奔赴各小區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半天時間發放到位90多戶寄養家庭。
在視頻通話中,在家過節的父母哥哥看著她日漸憔悴的小臉,眼睛都紅了,她笑著說:“沒事,年輕無敵,疫情過后,風采依舊!”

梁昆,鄭州市兒童福利院辦公室科員、青年黨員。
“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大年初二,梁昆驅車300公里,從老家緊急返鄭。
作為我院宣傳陣地的“主心骨”和“排頭兵”,梁昆充分發揮宣傳力量,引導全院黨員干部職工開展"防疫阻擊戰“。
電子屏、多媒體、條幅、標識,梁昆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爭做“沖鋒陷陣”的勇士,“攻城拔寨”的先鋒,和宣傳工作的同事一起,鋪開宣傳攻勢,打造“前言陣地”。
他們細化任務分工,迅速采取行動,圍繞"聯防聯控疫情阻擊戰總藍圖”,不但在LED屏、電子大屏幕、樓道、戶外、人員密集場所宣傳,還利用微信群、網站、美篇等各平臺、多維度全面鋪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沖擊力強的宣傳攻勢,揚利劍、出重拳,眾志成城共筑防疫堡壘。
平日的梁昆,是標準的“救火隊員”。
“梁昆同志是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
戰時的梁昆更忙了,業務范圍涵蓋了方方面面,真真正正的“機動部隊”。
作為院內“首席攝影師”,工作采風肯定跑不了他。
搬運后勤物資,隨車接送兒童,修理辦公設備,他“業務”很繁忙。
他還負責電子屏宣傳、會議室管理、多功能大廳影音設備等等等等,可以說,院內每一項活動運轉,都少不了他這顆“巨大的螺絲釘”。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
在這特殊的日子里,
正是有著這些可愛的人,
有著全體員工、家長守護著院內兒童的安全。
每一個堅守者的背后
都踐行著“舍小家、為大家”的高尚情懷
他們都離不開家人默默無私的支持
他們的忙碌,雖不能陪伴家人的身邊
但守護了他們的初心和使命
為他們點贊!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