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千里迢迢踏上尋根路
題記:近年來,隨著被收養兒童逐漸長大成人,越來越多的收養家庭滿懷感恩之情,帶著孩子回到中國、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回到曾經養育過他們的福利院開展尋根回訪。鄭州市兒童福院也持續關注、跟蹤被領養兒童的成長狀況,傳遞關愛、傳送文化、傳播友誼。
5年前,鄭州市兒童福利院的小男孩福發被國外一對華人夫婦領養。5年后,當時不滿兩歲的幼童已成長成開朗帥氣的萌娃,懷著感恩的心,在父母的陪伴下跨過重洋,開始了千里尋根之旅,回到了家鄉鄭州,尋到了自己的“根”!圓了“回家夢”!
7月3日,在鄭州市兒童福利院的多功能廳里,一群人正圍著一個男孩子嬉戲玩耍、噓寒問暖,場面十分溫馨。打有“千里親情·尋根鄭州 歡迎小福發回家看看”字樣的電子屏告訴人們這里發生的事情,原來是5年前的小福發回家了,屏幕上播放著他曾在福利院生活學習的場景、片段。
2013年2月15的一天,出生僅兩個月的小福發被人在路邊發現后送到了福利院。從此小福發就在這所溫馨、祥和的家園里度過了近兩年的快樂時光,這段時間里,他先后在百合花、寄養家庭生活,保育員侯新芳時常照顧他。對于小福發而言,侯新芳就是他的中國媽媽。
“讓每位孤棄兒童都能得到呵護、擁有幸福”一直是所有兒福人堅守的初心。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享受親人的關懷,我們通過多種途徑為小福發尋找收養家庭。2014年11月,小福發被一對華人夫婦通過國家收養中心領養。5個春秋轉瞬即逝,如今,在養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小福發性格開朗,現在正上幼兒園,身體非常健康,興趣愛好廣泛。
由于養父母是華人,為了讓孩子了解更多的中華傳統文化,日常生活中用中文交流,還常常與中國朋友聚會,學習中國語言、中國文化。春節——這個中華傳統文化中最隆重的節日,他們全家齊上陣,精心準備、隆重歡度。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他親身感受自己血脈所系的國家,了解自己的根。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福發的心里,這個家人團圓的日子,他內心也始終忘不了自己的“根”,心里一直掛念著遠方的家鄉和中國的親人。
養父母總是對他說,“在中國你還有一個家,那里的爸爸媽媽非常愛你,以后有機會要回來看看!”這不,為了完成兒子的心愿,養父母專程陪同小福發,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尋根路。
回到福利院,小福發見到了許多親人:笑容依舊的院長媽媽、朝思暮想的護理員阿姨、形影不離兒時小玩伴。短暫的相聚時間里,院長媽媽帶著小福發及家人一起參觀福利院,一起走過曾經留下福發印跡的地方、一起翻看福發小時候的照片和檔案材料,一起找尋孩子在福利院里的成長軌跡……在參觀完康復室、保育室、類家庭等,看到護理員及工作人員全身心照看這些孩子們時,他們也深深理解了這份充滿愛、收獲愛、成全愛的事業。
“他小的時候我和同事每天照顧他、喂他奶粉,晚上帶他睡覺,他很可愛、很聽話。他離開這里,才不滿兩歲,我非常想他。他還沒忘記我,我也沒忘記他,愿他以后越來越幸福!”護理員侯新芳說。
據悉,10多年來,鄭州市兒童福利院先后舉辦了多次尋“根”活動,帶領孩子赴國外參加夏令營,邀請被領養孩子家庭回鄉參觀。對于像小福發一樣被領養到國外的中國孩子們說,回來不僅是回到小時候的居住地,回到眾多諸如李燕、侯新芳一般的中國媽媽身邊,更是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中。正如李燕院長在歡迎會上所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給了孩子一個家,正是因為你們這些愛心的家庭愿意接納這些“折翼”的孩子,讓他們重回家庭,重拾親情。”
家是孩子最好的歸宿,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溫床,我們工作的初心,就是幫助孩子回歸家庭,走向社會,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歸宿。現在,被領養的孩子都在國外生活,但他們的根在中國,非常歡迎孩子們常回家看看,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國家的變化,同時也相信他們以后一定會成為祖國和這些領養國家的友好使者。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