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動態】“五招”教你咋帶娃
在一個家庭教育互助小組上,社工用“五招”教會家長們”當孩子出現自殘或傷害他人行為時,家長們如何理智慧帶娃? ”
第一、尋找原因,采取合適的措施。殘障兒童的暴力行為與其大腦受損,和需求不能順利表達等因素有關,孩子出現自殘或傷害他人行為時,家長不要責怪孩子,需要與孩子充分溝通,了解原因,根據原因采取適當的措施,例如,如果孩子自殘可能是想引起家長的關注,我們平時要多予以孩子關注;如果孩子自殘是想表達內心“負面”情緒,這個時候家長要多聆聽;如果孩子想要尋求自我刺激而撞墻,家長們應該及時阻止并采取適當的約束措施;如果孩子是因為環境太吵鬧或太安靜,家長應該及時創造其喜歡的環境。
第二、講清道理,正確引導。當孩子自殘或傷害家里其他孩子的時候,家長要明確告知該行為是錯誤的。也告訴家里的其他孩子,當自己被傷害的時候及時呼叫爸爸媽媽,尋求幫助。
第三、注意力轉移法。孩子自殘的時候,可遞給孩子玩具或喜歡的零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四、音樂療法。根據孩子的喜好,當孩子自殘的時候播放舒緩的音樂,讓孩子漸漸平復下來。
第五、豐富業余生活。帶著孩子跑步、畫畫、唱歌、玩游戲,消耗孩子的精力,讓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可做,減少其出現傷害行為的機會。
綜上所述,面對有暴力行為的孩子,家長們應該重點關注,耐心教導,發現孩子出現暴力行為及時阻止,根據孩子的喜好采取措施替代暴力行為。
社工科 李師師